找到相关内容1954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正法之精髓── 四念住

    瑜伽》所谈念住的对象是遍满所缘、净行所缘、善巧所缘、净惑所缘,可以说一切修行法门,都是心念安住的对象,也可以说念住法门通一切佛法,一切法门都是四念住的广义延伸。  修学四念住有两个成功的基本要素:一个是观照分明的观察力(慧);另一个是改过迁善的意志力 (定)。观察力的培养,要靠多读经,实践四念住于日常生活上。意志力(或曰离执力)的加强要靠禅定功夫的锻炼,行者当以四念住的正见为前导,在定慧...

    释悟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4644353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简介

    二十卷。印度·无著造,唐·玄奘译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一册。现仅存汉译本,梵语原本及藏译本皆不传。其内容主要在显扬《瑜伽》之要义,分《摄事》、《摄净义》、《成善巧》、《成无常》、《成苦》、《成...谓颂系无著所作,论则为世亲所作。法相宗以此瑜伽十支之一。其注释书有《显扬疏》(唐·窥基)、《显扬论疏》八卷(新罗·璟兴)等,然今皆不传。◎附:欧阳渐《瑜伽论叙》(摘录)《显扬论》者,错综《瑜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247197.html
  • 四善根

    ,此暖善根分位长故,能具观察四圣谛境。”(《俱舍论》卷23)在暖法,正念的品质有超乎寻常的提升,身心也有特别的觉受,而暖法的停留时间比其他三法长,能在五蕴身心明白观察无常、苦、无我、缘起,而烧毁惑业,如果暖法不退减的话,由于厌离心极猛利,就能直至见道。 《瑜伽》卷29以暖火生起次第来描述四善根:“譬如有人欲以其火作火所作,为求火故,下安干木上施钻燧,精勤、策励、勇猛钻求,彼于如是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952468.html
  • 见 法

    》大30?763c,778c)   见法在经论中已明白表示,可作为见法者的法镜,检视自己所证之法。   (《嘉义新雨杂志》第36期) ...疑、戒禁取见)之垢。   见法:见四圣谛(苦.集.灭.道)。   得法:获得第一沙门果(初果、预流果)。   知法:了知自证预流果。   入法:不观他面、不看他口,不为一切他(外道.邪说.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252515.html
  • 大悲阐提

    《续续宗义决择集》卷七载,三祇百 劫之因行不可空,为酬因行而必成就果德,故 大悲阐提可成佛。   〔参考资料〕 《瑜伽》卷二十一。 ...、 藏等诸大士。经典中虽载明此等菩萨或于过去 成佛,或于未来成佛,然彼等为利他摄化之事 ,实际上不能得佛果,成佛之事仅是暂且示现 而已。   此外,《唯识论了义灯》谓,大悲阐提菩 萨以尽生界之愿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4157567.html
  • 瑜伽与佛教的关系

    瑜伽》中把修行的境地分成十七层,甚至比瑜伽派还要繁琐。到大乘密教时期,把瑜伽推到了极端。如无上瑜伽部(着重中脉)、父部(着重修气息)称命瑜伽。母部(着重意念集中),又称精进瑜伽。无二瑜伽(双修法...瑜伽的梵文是Yoga,在《梨俱吠陀》中原意是给牛马“装上道具”,后来引申为联系、瞑想或心的统一等涵义。我国佛教中有译为“禅”或“相应”。《瑜伽经》称它为“抑止心的作用”。它是六外道之其中一派。本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158330.html
  • 唐代时期/译经的全盛时代

    般若经》、《大毗婆沙论》,卷数之多,亦为旷世钜作,而诸多唯识论着如《瑜伽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的译出,使唯识在中国的发展,能形成系统,继由弟子窥基发扬而成宗立派。译经事业至玄奘已达于最高峰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4659300.html
  •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

   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  郭文友  唯识学,又称法相学、法相唯识学,或称大乘有宗,是佛教哲学中一门独具特色的学说。唯识学派依《解深密经》《瑜伽》等经论,着重论证如何通过止观思悟佛教真理,以证得大...正理门论》及《瑜伽》,故窥基亦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。后游太行、五台山,宣讲大法。及返慈恩寺,传授玄奘的正义,著述甚多,时称“百本疏主”,或“百本论师”;而以《唯识论》为宗,故又称唯识法师。永淳...

    郭文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861687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三)

    ,从事翻译大量瑜伽系统的根本论典,于是发菩提心的意义在《瑜伽》和《显扬圣教论》中,得到更详明的介绍,也备极精审。  有关《瑜伽》对菩提心阐释之重要性,日本学者田上太秀《菩提心?研究》中说:“《瑜伽》中的〈菩萨〉,对于菩萨的菩提心有详细叙述,可以说其所论述的菩提心,在大乘佛教论典中是最为完整的。……关于发心的因缘等重要问题,在此论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。”4   而慧沼大师于《劝发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068455.html
  • 济群法师关于生死的开示

    是否用心帮你办事。所以,效果是因人而宜,不可一概而。 问:什么是中阴身?是鬼吗?与神识有什么关系? 答:《俱舍论》、《瑜伽》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。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,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2591012.html